医院经营管理网

行业资讯Industry information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合肥基层医疗机构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1-5-16 点击次数:1489 来源:合肥日报

普及基本药物零差率后,市民看病就医费用大大减少,但有市民对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技术表示“不放心”。记者了解到,根据初步设想,针对基层卫生人才“瓶颈”问题,合肥每年将有计划地为基层医疗机构引进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和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力争到“十二五”末,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在岗人员总数的比例提高到10%。

    引进优秀人才“特事特办”

    基层医改全盘推进后,合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初步设计为0.5∶3.0∶6.5。

    可现实中,不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是遭遇到一定程度的“人才储蓄”困境。“像我们这种乡镇卫生院很难留住人才,不少人都将基层医疗机构作为一个跳板,等到合适机会就跳走了。”采访中,不少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如是表示。

    记者了解到,合肥将对基层机构引进优秀人才实行“特事特办”,优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如无相应等级的空缺岗位,可申请设置特设岗位。同时,市、县(区)两级财政部门按1∶1比例设立乡镇卫生院人才培育基金,对在岗高级、中级职称以及本科大学生都将发放相应数额的职务津贴。各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可将同级财政卫生事业经费的5%或业务总收入的2%~3%,用于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培养、选拔、评价、奖励和引进。

    医科生一入学就被“预订”

    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后,市民在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就医费用大大减少,可基层医院并没有对大医院起到足够的分流作用,究其关键莫过于人才“瓶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确方便、便宜,可有时我们就是不敢去,对社区医生的技术不放心。”市民苏先生的看法也代表了当下多数人的“纠结”心理。

    针对此,我市已开出“药方”。根据初步设想,全市市、县级医院必须实现人才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也要派人到市、县级医院进修,未参与人员不得晋升职称。同时,按照全省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基层机构岗位空缺情况提出农村卫生人才需求,入学前学生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培养协议,学生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由当地政府财政补助,毕业后直接到基层机构报到。

    乡镇卫生院将现首席制

    除了引进人才外,在国家规定的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计划基础上,合肥计划对乡镇卫生院在职在岗卫生人员每3年进行一次全员岗位免费培训,对村卫生室在职在岗卫生人员每年免费培训一次,培训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鼓励农村卫生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在岗有大专、中专学历人员通过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3年内获得医学类本科或大专学历,学习费用全额报销。

    老专家一直是医疗卫生行业的财富,合肥计划在乡镇卫生院建立首席专家制,每月给予一定额度的专家津贴,对具有中高级职称,并对乡镇卫生院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也实行年薪制,实现“高薪留人”。而那些不具备规定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卫生服务工作20年以上,且任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8年以上的,可按有关规定申报、考试、评审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职务,并免除外语、计算机和科研等方面的要求。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