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行业资讯Industry information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辽宁省医疗消费 1/3是过度医疗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1-1-24 点击次数:1546 来源:华商晨报

省政协委员、辽阳医保中心主任唐可心:大医院公布就医临床路径,执行“标准化”治疗流程减少患者负担

  一位患者得肺炎住院34天,做了11次CT。
  这是省政协委员唐可心在调研中发现的。而实际上,CT住院、出院时各做一次就可以了!
  这个案例中,就反映出一个过度医疗的问题。
  昨日,省政协委员、辽阳医保中心主任唐可心向大会提交的提案中提到,目前,我省过度医疗占医疗总消费的1/3左右。
  某市医保数据显示,89%以上医疗费都发生在大型公立医院,因此,过度医疗的主体是公立医院。

  什么是过度医疗?

  唐可心说,它是一种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行为。
  有的表现为蓄意增加大型检查和化验次数。
  有的医院给患者使用一些药物,没有明确适应症、没有明确疗效、没有毒副作用,增加消费。
  还有的医院恶意延长平均住院日,拖延治疗时间。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个数据,2009年,我国的医疗输液一共是104亿瓶,相当于13亿中国人在2009年一年,平均每个人输液8瓶。

  什么造成了过度医疗?

  省政协委员、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陶贵周昨日对记者表示,过度医疗并不是医生的主观愿望,是目前医院的医疗制度造成的。
  陶贵周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各个医院都纷纷购置大型检查设备,一个CT设备就得上百万元、上千万元。医院都希望自己具备做这种检查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医院的收入。”可是,由于医院都是自收自支单位,购置大型设备后,只能从患者的检查中赚回这个成本。这也导致过度医疗。
  此外,现在各个医院的诊疗结果不能共享,重复检查,也造成了过度医疗。 
  陶贵周说,近年来,医患纠纷打官司时往往需要医院举证证明诊断是正确的。哪怕是一些可以通过临床诊断或拍个X光片来做出诊断的病,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也会要求患者做CT。这也相当于过度医疗。

  怎么来防范、减少过度医疗?

  唐可心建议,大医院应公布就医临床路径,医生、患者、护士人手一份,做哪些检查、使用哪些仪器设备和药物,都有规范标准。拿着这个临床路径,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吃药,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唐可心说,现在大医院人满为患,可看的多数都是小病。
  “现在约80%的患者都选择到大医院看病,20%的患者选择到社区医院看病。”唐可心说,“如果能够倒过来,20%的人去大医院看疑难病、大病,80%的人到基层医院去看小病,由政府来购买基层医院的服务,提高报销比例,也可以避免过度医疗的问题。”


  临床路径“治”过度医疗有效果吗?

  省卫生厅副厅长曾晓非表示,在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方向。目前,临床路径管理已经在一些城市进行试点。比如:北京、上海的一些医院已经在试行。
  鞍山市部分医院去年6月起实行“临床路径”标准化治疗模式,首批确定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15个病种,今天开什么药、打什么针、明天做哪些检查……只要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无变异情况,都必须按“标准化”治疗流程来执行,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有所减少,费用有所降低,起到了帮助患者减负的效用。
  此外,曾晓非介绍,今年,我省医院要首先进行基本数据的采集,初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明年力争将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相结合,并实现电子病历在各医院间的联网,最终形成医院及相关部门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卫生信息系统。

  治过度医疗还要如何做?

  陶贵周委员认为,医生首先要端正医德。同时,在大型医疗检查设备资源的分配上,卫生部门要有统一安排,避免各医院盲目上大设备。尽快推行“一卡通”医联工程,做到有资质医院之间互相认可,避免重复检查,减少过度医疗行为。
  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于药品价格管理,尤其对药品加价进行严格控制,禁止促销药品。陶贵周举例说,有的国家,患者在一个医院开了药方,在任何一个医院取药都可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让医生奖金与科学工作挂钩,使他们不必多开药、多检查。这才有助于减少过度医疗问题。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