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尅戎院士:个体化人工关节制作应简化流程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09-11-23
点击次数:1223
来源:健康报
本报讯 (记者王 丹)虽然个体化人工关节能够有效解决多种疾病造成的不规则骨骼缺损,但价格高、定制周期长、质量控制困难等缺陷制约着该技术在我国骨科领域的发展。在11月20日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骨科学会(COA)国际学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戴尅戎教授指出,进一步简化个体化人工关节的设计、制作流程,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已成为该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戴尅戎教授说,传统的标准人工关节假体由于规格单一,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辅助个体化人工关节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但“大批量、快速定制”的核心是简化制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这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及工程技术工作者对各种关节假体的部件进行分析,增加人工关节的共用组件,以便快速加工、组装,还要应用合理的影像技术,明确病损界限和切除范围,进而确定假体与骨、假体与假体之间的衔接方式。此外,还需要找出适合病人骨骼力学性能和关节功能的材料,优化人工关节表面涂层等。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