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羡慕西方国家的私人医生服务,如今在长沙也有了“私人医生”服务机构。湖南省首家私人医生服务机构日前在长沙成立。记者了解到,这家私人医疗服务机构目前拥有各方面专家60余人,提供看病保健一条龙服务。(3月31日《湖南日报》)
这家商业机构称,拥有省内多家知名医院学科带头人。如果它是真的,问题就来了,这些医生是否已经多点注册,属于合法执业?另外,这些学科带头人外出执业,是否已经原医院同意,进行了备案?最后,他们的时间是怎么挤出来的?
提这样的问题,不是反对这种医疗服务,笔者的态度是支持的。我真正想表达的是对当下医生人力管理的一些困惑。我们向发达国家靠拢,向普及私人医生这一方向前进,让医疗保健体系得到建设与完善,这是件好事情。但它却离不开一个前提,那就是医疗人力的解放。
作为私人医生,要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外提供医疗服务,就必然涉及到一个执业合法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就得看看当下医师多点执业工作进程如何。而在当前的现状下,答案恐怕是不乐观的。
看看那些正在试行多点执业的地区。据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提供的数据:广东作为医生多点执业的试点近一年,仅有100多名医生登记,而且均为同一系统内多点执业,真正走出本医院系统的一个都没有。以深圳为例,尽管当地有7000多名高职称医生符合条件,但实施一年多来,也仅有一名医生申请多点执业。在北京,今年多点执业的注册同样遭遇冷淡,仅有寥寥几个人正式提出了申请。原因何在呢?不外是医生们被管得太死,执业被限制得太严格。
根据相关的规定,医生多点执业须先得到本医院书面同意。问题是,有哪一家医院的院长,会“大度”到签字同意自己医院的医生下班后到竞争对手那里行医?对此,一位三甲医院负责人就曾明确表示,现在公立大医院的医生都超负荷工作,很难衡量一个医生怎样算是完成了本职工作。如果医院批准专家出去执业,一旦本院有疑难危重病人需要他救治怎么办?如果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需要派他去支援怎么办?
但更多的医院是只做不说的,他们在和医生们签署工作合同时,都会在细节上增添这个敏感内容,格外地强调,医生们不得到医院外的其他机构从事医疗服务。广东某公立医院甚至表示,如果医生想去民营医院工作,就要失去原所在单位提供的福利。所以,当下的人事制度、劳动制度、保障制度等让医生很难“自由”起来,医生也不愿意为了“自由”失去制度内的种种保障。
多点执业放不开,医生人力得不到真正的解放。私人医生就名不正,言不顺,医生们就还得冒着“非法行医”的风险,在地下从事这种工作。你说,它起步怎么会有可能不难?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