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原来三级医疗网中的城市二级医院,由于方便患者不如社区门诊,技术实力不如大医院,成为在夹缝中生存的特殊群体。所以,深化医改应加快推进城市二级医院结构的调整。笔者建议,沈阳地区应借鉴外地的经验,将一部分二级医院下沉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可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向区域医疗中心或专科医院转化,其余的可考虑开展康复及老年病业务。
以往,城市三级医疗网对保障百姓的健康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使原有的三级网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如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中、小医院却门可罗雀。一方面,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而另一方面,中、小医院特别是二级综合性医院的大量医疗资源被浪费,结构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卫生部提出了在城市建立两级双向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众医疗保健机构分工合作的改革思路,使城市三级医疗网开始了转向二级医疗网的坎坷之路。
通常情况下,城市二级综合性医院的规模不大,但设置的专业科室和职能科室的数目与三级医院无大差别,只是每一专业的医务人员比三级医院少。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下,现代化大型医院或专科医院的专业已达到了三级分科甚至四级分科的水平。相比之下,二级综合性医院的专业分科只达到一级分科水平,其二级分科不过是二级专业分组而已,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加上护理人员不足,使优质服务难以实现。所以,规模不足对二级综合性医院专业技术发展的限制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三级医院的服务水平较高,提供的多为高端服务,容易获取超额的利润,而二级医院由于提供的服务层次较低,医疗服务收费也比较低,不仅缺乏开展医疗服务的利润空间,还难以提供有利于员工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出现人才难留的问题。这些二级综合性医院先天和后天的原因,使其在竞争日趋剧烈的医疗市场上难以避免地处于弱势地位。
所以,要保证城市二级医院能够顺利生存和发展,结构调整就成为一项很紧迫的任务。辽宁省沈阳地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应借鉴外地的做法或经验,积极推进二级医院结构调整。目前,北京地区已经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一部分二级医院可以下沉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条件的可以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的需要向区域医疗中心转化;有专科特色的二级医院可转成专科医院;那些既不能转成医疗中心,又不方便下沉到社区的二级医院,可考虑开展康复护理和老年病业务。笔者认为,这些都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做法和改革思路。除此之外,二级医院结构调整也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途径,如被三级医院托管、兼并乃至走市场化道路等。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