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行业资讯Industry information

首页>行业资讯>政策解读
东营医改交出亮眼“国考”成绩单:全国第9,山东第1
提交者:大众新闻记者 吕增霞 发表时间:2025-11-26 点击次数:18 来源: 齐鲁壹点
  11月25日,东营市召开2025年“健康东营你我同行”系列深化医改专场新闻发布会,东营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鲍建强介绍了东营市卫生健康领域深化医改的有关情况。

  东营市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和深化医改工作,以市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全方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聚焦能力强、服务优、发展好、群众满意,突出深化医改与健康东营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推动三明医改经验在黄河入海口落地见效,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就医安全感和健康幸福感持续增强。在国家卫健委2024年度地市级行政区医改评价中荣获等级最高的“A+”等次,列全国第9位、东部地区第4位,山东省第1位。

  聚焦公立医院“良性发展”,打通政府投入保障“主渠道”

  坚持公益导向,深化系统改革,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价格补偿多措并举,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持续提升。

  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引导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制定公立医院财政经费核拨管理办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明确六项投入政策,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经费核拨机制。“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44.6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5.4%,重点支持公立医院改善服务条件、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2024年全市公立医院财政预算补助8.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1.05%,全省最低;收支平衡的公立医院比例达到88%,全省最高。

  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完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推行人员控制总量管理,按需调整公立医院编制数额。“十四五”期间,全市核增公立医院编制3957个,有效保障儿童、精神、传染等专业发展需求。建立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推行县域医共体人才“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分类核编、统筹使用”,盘活用好编制资源,满足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基层一线人才需求。全面落实“两个允许”,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印发《市属公立医院薪酬管理办法(试行)》,科学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总量,对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和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分配形式,稳步推进“三个结构调整”,保障医务人员基本收入水平,增强队伍稳定性和职业安全感。2024年全市公立医院人员费用占比48.08%,全省最高。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动医院收入结构向技术价值回归。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十四五”以来,先后整合206项新立项价格项目,废止572项旧有价格项目,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近5个百分点,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不断得到体现。四是严控医疗费用增长。常态化推进落实药品耗材集采,持续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深入实施医疗行为“三规范”专项行动,对单次住院费用超过5万元、且住院费用在病种平均费用3倍以上的492份病例开展自查自纠,制定整改措施212项,严控过度医疗,压缩不合理费用,2024年全市个人卫生费用占比降至26.61%,人均门诊费用增幅、住院费用增幅均降低19%。

  聚焦群众“在家门口看好病”,打通分级诊疗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全面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布局,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群众就医获得感显著提升。

  做强紧密型医联体,释放优质资源精准滴灌“聚合效应”。实施“双百名医进东营”行动,全市10家二级以上医院与国内35家高水平医院建立专科医联体66个,聘请400余名知名医学专家设立工作室,定期到东营坐诊、手术、带教,提升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能力。市人民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牵头建设4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引入吉训明、张运等院士团队,建设市级肿瘤、脑病、心血管病专病中心,启用转诊会诊中心,整合集团内部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推行分级诊疗、“多学科会诊+远程诊疗”、联合门诊、共管病房等服务,为患者提供同质化医疗服务。全市五个县区全部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强县域临床服务、资源共享等“十大中心”建设,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东营市基层卫生改革实践及医共体建设做法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典型案例。

  打造全链条服务模式,激活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一池春水”。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阻肺等常见病和肺癌、脑卒中、结直肠癌等重大疾病,建立“医医联动、医社协同”全链条闭环服务流程,健全早筛早诊早治早康复服务体系,推动预防端、治疗端、康复端、管理端有效贯通,构建“防、治、康、管”深度融合的区域健康服务共同体,为全人群提供预防、保健、诊疗、康复全链条综合服务。扎实推进出院计划,15家医疗机构为18.51万非计划再入院率高和出院后对医疗护理依赖度高的住院患者提供出院计划服务,建立起以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

  做优智慧中医药,构建触手可及“云上杏林”。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市和县区均设置公立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中药处方一件事”试点,实现市域共享中药房全覆盖,市域内实现中药饮片处方流转、调剂、煎煮、配送、监督全程在线管理。截至2025年10月底,共享中药房累计完成中药处方调剂58.10万余张,代煎中药213.60万余付,免费配送到家19.62万余人次。


医院绩效咨询


  聚焦群众“便捷就医”,打通优质服务下沉“最前端”

  聚焦居民健康精准发力,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构建全龄友好、便捷可及的健康服务新格局,持续提升民生福祉与群众获得感。

  加强普惠健康管理,以主动服务守护全民“健康根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全市1895个村(居)、410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全部成立公共卫生组织,为40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配备健康指导员和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七个一”(一次家庭医生签约、一次健康宣教、一次义诊服务、一次疾病预防指导、一次体检报告解读、一次中医适宜技术体验、一次急救知识培训)健康服务。开展“健康体重管理服务年”活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均设立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组建732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队伍,开展科普宣传活动471场次、覆盖50484人次,连续两年举办东营市减重大赛、“健康体重‘医’起行动”卫生健康系统健康减重大赛,提升全民体重健康管理的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健康细胞”建设,累计建成健康乡镇22个、健康村(社区)268个、健康学校116个、健康机关(单位)136个、健康企业62个。成功举办两届“健康东营”戒烟大赛,累计吸引1339名吸烟者报名参赛,帮助161人成功戒烟。

  织密健康守护网,以精准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指数”。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织网、赋能、联心、提质”四步工作法,推行“全专协同、网格嵌入”家医服务模式,组建“1+3+N”服务团队963个,2024年全市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61.53%,重点人群签约率89.13%。开展“三高两重”慢性病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建立筛查-治疗-康复连续服务链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达73%以上。创新双向健康积分制度,鼓励居民通过参与健康活动获取健康积分,兑换健康用品或健康服务,同时给予提供基本公卫、家庭医生签约和诊疗服务的医务人员相应分值,作为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激励医务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目前全市累计参与积分862万人次,覆盖1/3以上辖区居民。促进医育结合,成立市级婴幼儿照护服务保育专家组,全市184家备案托育机构与15家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占备案托育机构总数85.58%。开展老年口腔健康、心理关爱、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等六大健康促进行动,老年人健康素养达到32.09%,居全省第3位。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规范化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0%、70%、68%以上。建成投用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居家智慧医养服务平台,签约老年人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视端APP在线呼叫家庭医生,由家庭医生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居家医疗服务,实现家医服务“零距离”。建成38家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比“十三五”末同比增长153%。鸿港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东营区入选全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

  深化数智健康建设,以智慧服务赋能群众便捷就诊有“医”靠。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域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场景建设,推广互联网医院、互联网+护理等便民服务。上线“DeepSeek+”健康体检报告分析等服务,打造信息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39个。建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和影像云平台,医学检查检验互认项目扩至429项,全市检查影像结果实现互通共享,在全省率先实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互认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调阅15.77万余次,互认11.83万余次,节约患者费用1812万元。我市在2024年全国地级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指数排名居第38位。

  聚焦医保战略购买,赋能服务保障“最末梢”

  全面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构建起以DIP付费为核心、APG付费、床日付费等为辅助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在有效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基础上,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各类医疗机构竞相发展。

  东营市获批全国DIP试点城市,入选全国DIP示范城市、全国医保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监测点建设试点城市、全国按病种付费配套机制标准化试点城市,连续三次在全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蓝皮书。工作做法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报道。持续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断调优各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水平,新增辅助生殖、药学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常态化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目前全市集采药品达890种、高值医用耗材达40大类,集采药品平均降幅超50%,集采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幅超60%,每年可为群众节约费用超过2亿元。东营市落实冠脉支架集采情况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

  深化医改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强化整体协同,东营将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持续深化“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着力在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等方面寻求新突破、展现新作为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绩效咨询  https://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