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轨、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医院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护理人员亦在工作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角色和意识的转变,是现在很多护理人员面临的课题。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需要,护士必须转变观念和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角色转换。
1职业意识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的观念、职责范围、作用与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就是从以被动执行医嘱为工作核心延展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开展工作,运用护理专业知识,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层面提供整体护理,这是护理工作本位的质的变化、角色的转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许多新的诊疗技术、方法大量用于临床,对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基础水平,以提高护理质量。
2竞争意识
众所周知,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引入竞争上岗机制如护士长竞聘制、劣者淘汰制、护士实行星级服务等,在这样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危机感,同时也挖掘了她们的潜力,充分体现了个人价值。
3法律意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更艰巨的挑战。查对制度是每一位护士时刻牢记的基本准则。护士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工作中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谨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法律意识,掌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避免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这是新的医疗市场给护士提出的又一严峻挑战。
4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是护士工作的行为准则,它是决定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护理道德修养,是实行心理护理的基础,是护理学科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还是沟通护患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护理道德的实质在于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为个人、家庭、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5沟通意识
医学的发展使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对病人进行身心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有沟通意识,掌握沟通技巧,取得病人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完成整个护理程序,确保护理质量。另外,还要掌握沟通医护关系的技巧,在工作中把握各自的位置和角色,互相理解、互相监督,保证医疗过程的完整性,从而发挥现代医院的整体效应,提高医疗和服务质量。
因此,在新形势下护理人员须更新护理观念,转变思想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护理新技术,塑造护理的新形象,从而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服务于社会。
2.3 业务管理之案例分析
他山之石:美国医院护理管理的基本模式
目前,美国医院大体有5种管理形式,即公立医院、私立医院、教学医院、教会医院和财团法人管理的医院,医院的最高领导机构是董事会,由董事会聘任医院院长,并由院长聘任担负日常管理工作的医疗、护理、行政、财务副院长。护理管理的最高领导是护理副院长,下设一名助理副院长,6名总护士长,6名值班护士长和17名科室护士长。护理管理机构调用5个办公室,即质量评估、职员招聘与保留、护理信息、值班护士长和职员办公室。护理副院长直接管辖8个部门,即护理教育部、病人转运部、感染管理部、社会服务部、内外科病房、母婴病房、术前处理科和急救科。由于该院职员结构主要由护士、技术员、勤杂服务人员和医疗行政人员组成,医生除急诊科和病理科外均为兼职,因此,护理管理机构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医院的重大决策,护士的聘任、提升和教育等都由护理副院长提出意见交董事会讨论决定。通过跟班考察发现该院护理管理模式有以下特点。
以学历的基础是护理管理干部人岗匹配的主要原则。
该院的护理副院长、助理副院长、总护士长都具有硕士学位,值班护士长和科护士长具有学士学位。护士长的聘用和提升首先以学历为依据,上岗之前还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所有护理管理干部在上岗之前都要系统地学习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等学科知识,护士长上岗后一般要求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解决专科疑难问题的能力和公共关系的能力,不称职的护士长医院有权免职,从而保证了护理管理干部的上岗质量。
护理管理目标明确,标准统一,手段先进,尊重和保护病人权力,为病人提供良好服务是护理管理的主要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医院把管理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都放在为病人服务的质量控制上,其质控标准是由国家健康组织委托的联合调查团统一制订的。联合调查团每三年要对医院进行一次检查,每年要出版一套由联合调查团根据检查和调查结果所定的质量标准手册,其质量标准包括了护理管理的全部内容。美国法律规定,任何性质的医院都要执行由联合调查团制定的统一标准。因此,医院各层护理管理人员都把这些标准做为质控的依据,管理操作全部实现微机化,医院使用标准化管理软件对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所有管理干部均会使用计算机,不同岗位的护士长每天都要将该科的管理信息输入微机,由质量评估和信息办公室做综合处理对科室进行反馈,使管理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
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合理。
为保证医院工作的惯性运行,医院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医院所有护理文件都要由护理副院长签名后下发,各科室都配有一套文件活面薄,供护士参阅执行。文件薄内容包括州立法制度,医院颁发的各种制度和科室的特殊规定。新制度下发后,都要由护士长组织学习,做到人人皆知,如为落实感染监控制度,护士长要对每位护士进行考核,直到明确感染控制措施的具体细节。为保证制度落实,医院设6名护士长常年负责对护理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检查,每天有3名护士长分3班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各科室每天还有3名主管护师分3班对本科工作进行自查,并负责向值班扩士长提供检查资料,汇报每班工作情况。这种严密的检查制度不仅使管理工作能惯性运行,也保证了质量控制结果的科学性、可信性和连续性。
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美国的医院尽管已实现了现代化管理,但医院的管理者仍十分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愈是进入普遍使用电子计机和信息化管理的时代,愈要求职工具有更高级的智力劳动。在医院,无论现代化程度有多高,最终为病人提供面对面服务的仍然是人。因此,医院把职员素质的好坏看作是赢得信誉,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为此,管理者把提高职员素质,调动职员积极性视为医院管理的核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为雇员提供平等竞争的机遇。尤其对一线护理人员,该院给予高出其他同类医院的优厚工资待遇,并以此来吸引各地最好的护士来院工作。除物质刺激外,医院还十分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每两个月要评选一次最佳职员,每年要为成绩突出的集体颁发奖杯。此外,管理者还十分重视感情投资,下属过生日、亲属丧葬等活动,管理者或亲自参加,或送礼物,这些管理行为的目的旨在为职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职员在这种环境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主动自觉地为医院建设多做贡献。由于医院的竞争目标达成一致。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