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岁月流金。在迎来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60岁生日之时,我们置身于医院红瓦白墙、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中,仰望高大的白衣天使塑像,感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个昔日只能看常见病的边陲煤城小医院,历经60年的发展,从简陋到现代、从弱小到强大、从无名到知名、从无序管理到精细管理,如今已成为了科室齐全、设备先进、人才荟萃、环境优美,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矿山急救为一体的卫生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发展成就事业,拼搏铸就辉煌。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第三批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等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190余项。
管理强院——名不见经传的边陲企业医院成了三级甲等医院
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的前身是日本人掠夺开发东北时在鸡西建立的一所小型医院——滴道炭矿医院。1949年7月11日,滴道煤矿医院与解放军后方第二医院合并建立了鸡西矿务局总医院。
建院初期,医院仅有50张床位、6名医生,诊疗科室仅有内科、外科和药局,全部的设备仅为一台显微镜和一台天平。内科只能治疗感冒等一般常见病,外科也仅能做最简单的单纯性阑尾炎手术。
经过几代总医人的艰苦创业,医院逐渐发展壮大,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医院只能为所属的鸡西矿务局职工和家属服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近20年来,脑外科专家吴庆沿走上院长岗位后,他带领医院领导班子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独创出了一套具有鲜明总医院特色的科学管理模式——“三三制”的管理制度和“四四制”的考核评价体系。所说的“三三制”管理制度就是医院、职能科室、基层科室的三级管理和科室、班组、个人的三级管理;“四四制”考核评价体系就是按照《医院工作考核细则》实行总值班日考核、科主任周考核、职能科室月考核、院领导按分管系统进行季考核,这4种考核结果分别在每天的总值班交班、每周的科务会、每月的中层干部会和每季的全院员工大会上公布。这一被称作“三三制”和“四四制”的管理、考核制度,自1991年开始至今已执行了18年。在这18年中,尽管日月更迭,斗转星移,但这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却雷打不动,且内容与时俱进。在18年的实践中,该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使改革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而且不断推动医院快速发展。
在实施“三三制”、“四四制”的管理进程中,医院还探索出了“严、敢、紧、情”的四字管理方针,来保证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的运行。“严”就是从严治院,严格管理。多年来,医院一直坚持“用有力的思想教育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用政纪约束解决个别人的问题”。医院规定,医护人员不准有接受患者吃请、收取红包、拿药品回扣、坐车开药等违反医德规定的行为,如发现或接到举报,经查实,一律开除院籍,并由责任者承担患者全部医疗费用。1995年,医院在一次监督考核中,发现一名外科医生和一名电梯工接受了一名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宴请。这名外科医生因慑于医院规定,在饭前离席。但因去了饭店,医院还是给予这名医生开除院籍、留院查看一年的处分,把参加宴请的电梯工予以开除,并由这两个人共同赔偿患者的800元住院费用。“敢”就是敢于负责。医院极力倡导院、科两级班子要坚持原则,大胆负责,敢于叫真碰硬。医院总值班每天都要敢于管理、认真检查、严格扣分。“紧”就是紧张有序。医院每周都制定详细的周程安排,下发各科室,统筹安排全院每天的工作。“情”就是严中有情。医院领导班子在对员工严格要求的同时,尽心竭力地为大家谋利益。医院在资金完全自筹的困难情况下,为员工兴建了两座9000多平方米的住宅楼,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全体员工每年免费体检一次;逢年过节,谁也不用操心买什么年货,因为连油盐酱醋,医院都已经为大家置备齐全。
正是这种科学、严格而又富有人情味的管理,医院上下养成了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作风,内强了素质,外树了形象。1993年7月,医院晋升为卫生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2年12月,通过了英国NQA国家质量保证中心认定和北京BCC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成为ISO国际、国内双认证的企业医院。2002年、2005年两次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又以鸡西市唯一的身份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
科学的管理方略,卓越的管理成果,引起了国家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亲自批示中央电视台对鸡西矿总院的事迹予以全面报道,并号召全国卫生系统向鸡西矿总院学习。迄今止,全国已有400多家医院、4000多名医院管理者来院参观学习。
人才立院——打造出人有专长、科有特色、德技双馨的医疗团队
人才是创业的根本,科技是医院腾飞的翅膀,总医人在实践中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人才立院,科技兴院。”更是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庆沿始终坚持不渝的理念。
为了实现“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的战略目标,医院制定出了科学培养人才的方案,搭建起了创建人才优势的发展平台,并确立了因人施策的方略。医院一方面“敞开大门请高手,不遗余力求贤才”,一方面“立足岗位,优中选优”培养人才。医院常年坚持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开展岗位练兵,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讲座,举行岗位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医院引进了北京大学医学网络电教课堂,让广大医务人员足不出院就能同步听到国内知名专家的授课;医院还有计划地选派技术骨干到国内外大医院进修学习,每年都有20多人分赴京、津、沪等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近年来,还先后选送了50余名医务人员到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研修考察;医院先后委托哈尔滨医科大学和佳木斯大学医学院在医院开办了3期研究生班。目前医院已拥有高级职称医务人员22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7人。
医院积极开展新业务,为人才搭建事业舞台,让有用人才有用武之地,真正做到了事业留人、位置留人。医院对科研成果获得者和发表有影响的科研论文作者给予重奖,对于优秀人才实行低职高聘。这些政策的实施,激发了人才的进取精神,整个医院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医者德为先,无德不成医。医院在实施人才立院方略中,注重打造“德技双馨、妙手仁心”的医疗团队。
医院常年坚持开展时事政治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医德医风教育、诚信服务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人文医学精神教育,使广大员工牢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中华伦理美德,在具有高超医术的同时拥有一颗仁爱之心,自觉用爱心为患者提供亲情服务。
一名从河南来鸡西打工的农民兄弟,在劳务市场突发急病,被120急救中心送到总医院,在找不到家属,没有交一分住院押金的情况下,医院通过特急诊绿色生命通道直接将其送到手术室,为其进行了脑出血清除手术。在多方联系家属未果的情况下,医院又出资为其聘请了2名特护,科室医护人员主动排班为他买饭。出院时,医院不仅减免了他的全部医疗费用,还替他支付了4000多元的特护费。
为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优质服务水平,近年来,医院又先后开展了培育临床思维,感动式服务,诚信服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优质服务等活动。医院还专门聘请了北京大学和北京金之声医学教育中心的专家、教授到医院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医护人员从一言一语、一招一式开始进行训练,在医疗服务中做到礼貌服务、感动服务、人性化服务,把文明、关爱、尊重、亲情送到每一个患者的心坎上。在总医院,无论是门诊、病房、检查室还是手术室,向人们展现的都是尊重生命、医患和谐的景象。
鸡西恒山区柳毛矿工人王某陪同爱人在医院门诊做理疗,突然,他感到胸痛难忍。理疗科的医生见状马上将他送到心电室,检查结果是急性心肌梗塞,又立刻送他去心内科抢救。途经中药局,药房主任得知情况后,马上取出速效救心丸塞入患者口中。途中凡遇到的医护人员都主动协助护送病人。刚进入CCU病房2分钟,患者又突然出现心跳骤停。这时已是中午下班时间,还没有离院的科主任和几名医护人员听见抢救室呼救声,又马上跑去投入了抢救,注射心脏三联针、紧急胸外按压、心脏电除颤经过医务人员的奋力抢救,患者停跳十多分钟的心脏又恢复了跳动。
人才立院的方略,厚德尚道的理念,为医院聚集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打造出了德技双馨的医疗团队。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医院组成了抗震救灾医疗小分队,所有的医护人员争先恐后报名。医院组织3次捐款,全院800多名员工捐款额达36万元。在全省卫生战线的表彰大会上,总医院被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科技兴院——让设备和人才实现最佳结合,构筑福祉百姓的技术强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生的“眼睛”和“耳朵”,是医院业务水平提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总医院的领导更是深谙这个道理。
从1994年起,煤炭经济日渐艰难。在连续十几年没有上级拨款的情况下,院长吴庆沿带领员工,勤俭务实,聚沙成塔,投入巨资为医院打造设备“高地”。医院先后购置了多层螺旋CT、ECT、CR、多台彩超、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C臂心血管造影系统、数字化胃肠机等国际先进的设备。近年,医院又投资,添置了美国通用公司LightSpeed64排VCT、超导signaHDX3.0T核磁共振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设备。目前,医院已拥有各种高精尖设备400余(台)件,使医技检查满足了临床需要,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借助设备优势,总医院瞄准国内外医学的前沿,不断在临床诊断治疗领域引进和使用新技术,从1964年成功完成全省第一例断臂再植手术到后来的听神经瘤、脑松果体瘤、脑血管搭桥、冠状血管搭桥、异体肾移植以及心脑血管介入治疗和各种腔镜治疗技术等,一大批高难度、高技术的医疗技术项目在矿总院先后成功开展。近年来,医院共开展新技术项目524项,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54项。2006年医院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效果好的介入治疗,是当今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尽管此项技术在国内开展已有20年,但因其投资多、难度高、风险大,在黑龙江省内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医院能做。总医院早在1993年就成立了影像科介入室,开始了介入诊疗工作。近年来,医院先后成功开展了心、脑、肝脏、肾脏、肺和支气管以及子宫等多器官,造影、支架置入、栓塞、封堵等多门类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填补了我市在这一医学领域的空白。
前不久,一名急性腹痛患者深夜就诊,经检查怀疑为肝血管瘤破裂大出血。患者来院时,血压仅为40mmHg,腹腔大量积血,腹肌紧张呈板状腹,生命危在旦夕。普外科和介入科联合会诊决定,紧急为其行肝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发现,患者肝动脉严重畸形,血管瘤破裂,有多支肝动脉破裂出血,情况十分复杂。医生立刻为其进行了肝动脉血管瘤破裂栓塞术,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栓塞了出血的肝动脉,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再获新生的患者逢人就讲,是矿总院的精湛医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现在,像心脏搭桥、心脑血管支架植入、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十二指肠镜等过去只能在北京、上海等大医院才能完成的高难度手术,现在在总医院已广泛开展,不仅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而且为患者节省了大笔的外地求医费用。
环境美院——医疗、心疗、环疗并举,撑起医患和谐的绿荫
心灵长绿,环境长绿。盛夏,置身在总医院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让你感到身心惬意。在门诊明亮的阳光大厅,候诊患者在空调的凉爽中,一边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一边等待检查的最后结果;在绿柳成荫、鲜花盛开的住院部庭院里,身着白衣的护士扶着老年患者慢慢地行走在小径上,其情其景令人心旷神怡、又十分感动;在各个楼层整洁温馨的大厅里,患者在靠椅上悠闲地静坐着,享受着和谐的环境.......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环境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医患携手共同撑起了和谐的绿荫。
近年来,医院特别注重对患者就医环境的改善。自1989年建起了20000多平方米的12层第二住院部大楼后,医院陆续修建了叠瓦喷泉、天使雕塑、十几处绿地花园,扩建了门诊部大楼,改造了国内一流的层流洁净手术室,建造了宽敞明亮、优雅别致的阳光大厅,重建了新颖独特的北大门,更换了国际化、规范化的医院标识,全院更换了多功能医用床。门诊和住院部的每层楼的方厅都新添置了候诊、休息靠椅和导医、医药费查询电子触摸屏,医院各个大厅和所有病房都安装了液晶电视,开办了院内自办电视节目频道,每天播出健康宣教节目。医院的卫生间像五星级宾馆一样清洁漂亮。
医院从过去简陋的小平房,如今已发展成以门诊大楼,一、二部住院大楼等为主体的医院建筑群。在高低错落的建筑中,婆娑摇曳的南洋杉、法国梧桐和花园内四季中变换的绚丽容颜,令人赏心悦目。一个病房宾馆化、庭院环境园林化、医疗设备现代化、医院服务亲情化的现代医院呈现在了全市人民面前。
在强化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医院适时加强了诚实守信、亲情便民的软件环境建设。多年来,医院一直遵循“厚德尚道,善待病人”的服务理念,坚持实行首问、首诊负责制、特急诊绿色通道制度、人性化称呼制度、限时服务制度、陪送陪检制度等多项人性化服务制度。医院先后制定出文明、快捷、方便、安全、公开、实惠的208条便民服务措施和将服务语言、服务行为、服务仪表等全部规范化的《总医院服务规范》,并全部落实到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医院在各楼层醒目处设置了文化意蕴深远、极具亲和力的医患共建和谐的理念名言、廉洁行医告知牌、药品价格表、收费一览表,每层楼都设有挂号收款处,有导诊员为患者提供一条龙服务。
几年前,医院为八面通的一位农民成功地做了断指再植手术,感受到了总医院精湛的医术,人性化、亲情化、廉洁化服务的这位农民,回去后逢人便说总院好。后来,他们一村子的人,只要有病就到总院来。他们说:我们虽不属鸡西地区管辖,到总医院看病,来回得坐5个多小时的车,但我们村的人就信着总医院了!在这里看病让人舒服!
看到这里的一切,时任副省长的王佐书赞扬说,总医院用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高超的医术,为就医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心疗、环疗条件。你们用行动,打造出了一个熠熠生辉的新世纪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一位老领导了解了医院的工作后感慨地说:“你们做到了党性和人性的结合,天使和上帝的结合。”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