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专科建设
疫情后,医院学科建设走向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提交者:九鼎医管 发表时间:2020-4-3 点击次数:3113 来源:

医院管理


  本次COVID-2019新冠肺炎对比2003年的SARS,有传播速度更快,感染人数更多的特点,给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带来更大的挑战。在全国各地派遣的医疗团队中,呼吸科医护人员是中坚力量,例如上海市第三批医疗队42位医生中,有20位是呼吸学科的医生。就连著名呼吸病学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也于第一时间赶往武汉指挥抗疫工作。此次疫情也暴露了我国呼吸学科发展的不足,例如诸多机构呼吸科重症监护床位、设备、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相信本次疫情过后,作为主力军的呼吸学科将会迎来进一步的发展挑战,以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以下简称“PCCM科项目”)为抓手进行学科建设将势在必行。


医院管理


  
  一、呼吸系统疾病特征
  
  从疾病谱的角度来看,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其中部分感染性疾病还具有高传染性的特点,呼吸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2016年全球死因顺位前十位疾病包括四种呼吸系统疾病,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气管癌、支气管癌和肺癌,结核病。国家卫生统计资料显示,若将肺心病、肺癌计入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和疾病负荷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均居第一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武汉封城,全国各地停工停产停业停学,都体现出呼吸系统传染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担。
  
  二、国内呼吸学科发展历史及现状
  
  呼吸病学科领军人物王辰院士曾在文章中提到中国呼吸学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0 - 1960年)着眼于肺结核治疗;第二阶段(1970 - 1990年中叶)各医院建立起呼吸科,开展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如COPD、肺心病的预防与治疗;第三阶段则是将呼吸病学与重症医学相结合。笔者简要查询了我国医院官网科室名录,发现我国医院呼吸专业科室名称主要以呼吸内科为主,部分二级以下医院仍有未划分二级学科统称内一科或内二科,也有部分医院称为肺科的。同时,中日友好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等,已有50多家呼吸学科发展领头单位将科室名称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可以看出 呼吸学科在不同等级的医院仍有较大差异,发展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不规范的问题。
  
  呼吸科床位数和呼吸重症监护床位数是反映其救治能力的基础指标。《2016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三级综合医院院均呼吸床位数61.15张,二级综合医院为41.46张。有67.29%的三级综合医院和49.75%的二级综合医院反馈设有呼吸重症监护室,三级综合医院院均呼吸重症监护床位数仅7.65张,二级综合医院为4.62张。数据反映出三级综合医院呼吸科体量规模更大,同时也承担了较重的呼吸系统危重症救治工作,但仍有约30%三级综合医院以及50%的二级综合医院没有设立呼吸重症监护室,我国整体呼吸重症监护床位配置仍然不足。
  
  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了 《呼吸学科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8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提到三级医院呼吸科应当具备呼吸系统急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可独立设置呼吸重症监护室。 《指南》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有如下要求:呼吸科医师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0.3:1;护理岗位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0.4:1。2019年12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了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设置标准》和《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以下简称《设置标准》),更是突出了呼吸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的重要性。 《设置标准》中提到 呼吸医学中心要求: 病房要设立专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科,且呼吸重症监护床位数≥20 张(呼吸区域医疗中心为≥15张)。普通病房:医床比≥0.3:1,护床比≥0.4:1。有隶属于PCCM科的MICU或RICU,要求医床比≥1:1,护床比≥2:1(呼吸区域医疗中心为:医床比≥0.8:1,护床比≥2:1)。
  
  根据数据显示,无论是顶级、省单还是地级医院百强中值中,医床比均未达到《指南》要求的0.3,护床比虽然总体高于0.4,但若加上呼吸重症监护床位护士配置标准,则护士仍然严重不足。以上数据充分反映出 呼吸科医护人员配置不足、工作压力大的问题。
  
  另外由于我国长期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毕业后教育制度,2014年才全国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15年才开展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以至于当前仍非常 缺乏经过全面系统培训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人才。
  
  三、呼吸科未来发展方向——以PCCM科项目为抓手促进学科建设
  
  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设置标准》中多次提及了PCCM科,到底PCCM是什么呢?在美国等国家把呼吸病定位于内科学专科下面的亚专科,大型教学医院多设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专业领域涵盖呼吸系统所有疾病的诊治,危重症收治面向整个内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者内科ICU(MICU)的角色,为从事呼吸病医学的医务人员创造了优越的临床工作平台。
  
  随着对呼吸系统疾病认识的加深,以及参照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发展模式和历史经验,为促进我国综合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也开展了“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PCCM)。 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的核心内容涵盖科室业务建制、人员建制、设施建制、管理建制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并且该项目针对三级和二级医院PCCM科室建设分别有不同的标准,适应不同层级医院。该项目参照了国际现代PCCM科建制与体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项目建设标准和认定方法,针对三级、二级医院,每个层面均根据条件设定了培育、合格、优秀和示范单位四个级别。
  
  1、以PCCM科项目建设为核心,加强呼吸学科规范化建设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加强呼吸科专业建设,尤其是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建设已获得共识,这是呼吸科专业一次快速发展的机遇。未来呼吸科的发展将是以重点加强PCCM科项目建设为核心,围绕建设标准进行科室建制,有条件的医院设立独立的RICU,或者有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病例救治能力的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并完善相关设备设施的配置。同时以PCCM科项目标准为指导,从建制、设施、人员、业务、管理等方面规范科室建设,加强完备的、多学科立体交融的现代呼吸学科体系。
  
  2、开展多形式的PCCM人才培训项目,弥补专业人才紧缺问题
  
  学科发展人才先行,完整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包含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专科医师培训(简称“专培”),在毕业后教育范畴,是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走向规范、优秀的专科医师的重要步骤,其特点是质量高,但是时间长,成本高,并且条件要求高,所以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PCCM“专科进修”和“单项进修”可作为现阶段培养专科人才的重要补充手段。为已经进入呼吸科门槛、成为专科医师的医生提供的为期1年的专科进修简称“专修”;若想在某一领域深入推进,比如支气管镜、危重症、肺栓塞等,可以采取为期三个月至半年不等的单项进修的办法,简称“单修”。“专培”“专修”“单修”是针对PCCM专科人才梯队建设的培训体系,旨在构建素质优良的呼吸学科队伍,弥补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3、利用现代信息化、互联网手段加强专科医联体建设
  
  从医疗(包括会诊和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医疗质控)、教育培训、临床研究三个方面整合资源,构建PCCM专科医联体体系,照护患者,发展学科,提升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实现分级诊疗。
  
  希望疫情过后有更多的医院可以参与到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通过PCCM科项目,以评促建,实现呼吸学科的规范化管理,同质化发展,提升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以应对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严峻形势。同时,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将为我国医学专科建设的先行探索,也为未来不断完善医学专科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更多详情请访问  医院管理  http://www.yyjg.net


医院管理

医院管理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